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主辦、新疆大學承辦的“新疆各民族勞動權利保障與美好生活”研討會30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本次會議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0屆會議“云上邊會”之一。來自中國、巴西、巴基斯坦、喀麥隆等國的專家學者圍繞中國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和人權發展狀況進行研討交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人權發展和交流中心主任左鋒表示,中國新疆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人權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但一段時間以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大肆炒作、歪曲新疆人權狀況,編造散播虛假信息,濫施單邊制裁,將人權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嚴重破壞世界人權事業良性發展,國際社會應共同致力于全球人權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勞動改變生活,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增進幸福。新疆大學校長姚強認為,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政策與實踐,符合中國憲法法律,符合國際勞工和人權標準,契合新疆各民族人民過上美好生活強烈愿望。美西方反華勢力的涉疆制裁干擾新疆各民族人民正常的勞動就業,理應遭到堅決反對。
巴西籍傳媒從業者拉斐爾以自己在新疆的親身經歷,生動講述了新疆各民族和諧相處、各行各業快速發展、人民福祉明顯增進的事實。結合對新疆各地的調研情況,新疆大學法學院院長張建江圍繞各級政府促進就業成效、重點群體就業情況、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狀況等方面,深入介紹了保障新疆人民勞動權利、促進新疆各族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的具體實踐。
針對美國炒作涉疆議題,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王棟認為,美國打“人權”牌,短期意圖更多是滿足其國內黨爭和攫權需要,長期戰略旨在將中國塑造為一個新冷戰對象,從而為打壓中國、維護自身霸權提供道德支撐。
來自巴西的三大洲社會研究所(國際)研究員馬可表示,一些西方國家通過媒體傳播假新聞,操縱國際輿論場議題設置。為打破其構建的關于中國新疆的不實信息壁壘,中國和拉美國家要深化民間往來和人文交流,讓拉美人民更便捷獲取中國新疆的真實信息。
來自巴基斯坦的全球化智庫研究員明竺認為,中國取得的成就特別是新疆的發展進步,為發展中國家的人權保障提供了范例。面對美西方對于新疆問題的惡意造謠,明竺呼吁持續開展國際交流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發展成就,認識一個真實的新疆。
新疆大學副校長祖力亞提·司馬義說:“新疆的人權發展成就,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世界人權事業進步的一個象征,更是新疆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