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農機具研發專業的老師金初一展示新研制的農機具
人民網興安盟8月1日電 (王慧)“近期我們研制了一種新型撿牛糞機器,目前基本研制成功,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將外觀進行美化就可以投入市場了,大概售價在5000元以上,能夠更好地服務廣大農牧民。”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農機具研發專業的老師金初一告訴記者。
.jpg)
拉弦樂器生產車間的學員正在工作
走進拉弦樂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學員們正在制作馬頭琴的零部件,每一項工序都做得十分認真。隔壁教室里,幾個高中生正在學習制作皮畫。一位學員見到記者,自信地展示著初學作品,對自己雕刻的馬頭很滿意。在這里授課的工藝品皮雕老師包海壯介紹說,“皮畫雕刻短期班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同時讓他們了解蒙古族的傳統文化和技藝,通過親手制作體驗來增強孩子們對蒙古族文化的認知。”
.jpg)
認真雕刻皮畫
據了解,自教育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把“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優先任務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以點帶面全面鋪開教育扶貧工作,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jpg)
雕刻老師正在教授學生技巧
2017年7月開始,學校本著“發揮專業特長,用心服務他人”的理念,深入開展了支農惠農社會實踐活動。2017年至2019年,該校深入全旗各蘇木、鎮、嘎查,為當地農村貧困婦女開展了“刺繡品”制作技能培訓班39期,累計培訓農牧民3000余人,切實為民族手工藝傳承與發展、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及農牧民素質提升增添一份力量與保障。
.jpg)
蒙古族刺繡作品展示
通過京蒙教育扶貧協作,北京通州區政府援助100萬元,科右中旗人民政府配套100萬元共同在科右中旗中等職業學校建立京蒙扶貧車間、京蒙勞務協作實訓基地,以傳承蒙古族傳統文化為核心、以增強全旗教育扶貧質量為目標,主要涉及蒙古族拉弦樂器制作、手工木雕、皮雕制作、蒙古族傳統剪紙、刺繡等科爾沁蒙古族傳統工藝項目的培訓。
.jpg)
馬頭琴作品展示
扶貧車間將通過旗民族宗教事務局、殘聯、科協、婦聯、紅十字會等部門組織協調下聯合舉辦培訓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手把手地教、一對一地傳授,計劃每年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