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與致公黨北京市委、北京繽紛四季園林有限公司在京聯合舉行了“雅安地震心理治療救助金” 捐贈簽字儀式。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慈愛民、副秘書長王建林、基金項目部主任賈蕙霞、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公共外宣專項基金首席代表周子與致公黨北京市委辦公室主任劉全信、致公黨北京市社會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北京繽紛四季園林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特別代表王慧明等共同出席了簽字儀式。
北京繽紛四季園林有限公司首批捐贈的20萬元人民幣將全部用于災區的心理治療救助。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慈愛民指出,該捐款主要用于組織專家前往災區對災民進行心理撫慰和災后擇業輔導,讓災民盡快擺脫地震災害陰影,幫他們重新獲得生活勇氣,能夠自立自強,生活得更有質量,更有尊嚴。這也是整個抗震救災醫療救助的一個重要方面。
致公黨北京市委辦公室主任劉全信充分肯定了北京繽紛四季園林有限公司的捐贈義舉。他指出,經驗表明,地震后頭一周,挽救生命是重點;災后3個月內,救災、安頓和心理救助是重點。目前“4.20雅安地震”正進入心理救助的關鍵期,顧炎東的捐款是“及時雨”,它為科學救災捐贈帶了個好頭。經驗告訴我們,大災之后如何及時給予地震親歷者適當的心理援助,防止其精神崩潰,使之盡快擺脫困境,防止出現自傷、自殺、藥物濫用或攻擊等危險行為,是科學抗震救災不可或缺的主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特大地震災害給災區群眾帶來的心理傷害往往是長期的。部分地震親歷者會出現創傷后的應激障礙(PTSD)。PTSD的癥狀是通過痛苦的回憶、夢境、幻覺或者閃回,持續地重新體驗創傷性災難發生時的各種情感。如果PTSD患者不能及時得到專業的干預與治療,很可能發生人格的改變與扭曲,甚至終身無法痊愈。30多年前的唐山地震由于忽略了心理救助,至今仍有一部分人沒有走出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