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友好訪問

        黃孟復理事長率我會代表團成功訪問非洲三國

        2014-03-24 新華社

        人權,我們共同的追求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代表團訪問非洲三國側記

          2014年3月19日凌晨,一架南非航空公司的空客A340從首都機場騰空而起,直插夜空。在經過15個多小時的漫長旅程后,于當地時間次日上午9時降落在約翰內斯堡國際機場。

          以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孟復為團長的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代表團,應南非、納米比亞和津巴布韋三國人權組織和部門的邀請,首次踏上了廣袤豐饒、令人神往的非洲大陸進行訪問。短短10天,行程3萬多公里,一場場會見,一次次座談,黃理事長利用各個場合介紹中國人權、闡述價值理念、暢談傳統友誼、推動交流合作。

          暢談人權、共話友誼,是這次難忘旅程的主旋律。


        增進共識 共享經驗
         

          三月的南部非洲大陸,正是秋高氣爽的美好時節,艷陽高照,原野遼闊,郁郁蔥蔥,煥發著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我們為著中非友誼而來,為著探討和交流人權的美好理念而來。三個國家,雖然國情不同,文化多樣,發展階段各異,但都對我們的訪問給予熱情接待,對發展中非友好抱有真誠愿望,期待加強在人權及相關領域的交流合作。

          “彩虹之邦”南非,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花園洋樓連綿不絕。除去常見的黑色肌膚,城市、街道、建筑、服飾、飲食,莫不彰顯著西方文化的深刻影響。這是個充滿歐洲風情、又屬“金磚五國”的新興大國,南非的人權觀引人關注。

          位于約翰內斯堡的種族隔離博物館,以大量直觀而富有沖擊力的圖片與實物,向代表團展示了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當年種族隔離的暴行,也再現了曼德拉等黑人領袖堅貞無畏、不屈不撓的抗爭歷程,呈現了新南非由“黑白分明”到“包容共處”的歷史性轉變。站在留下了滄桑印記的歷史遺跡前,我們深深慨嘆:時代潮流不可阻擋,人權成果來之不易。

        黃孟復理事長會見津巴布韋委員會成員并合影

          3月21日,南非“人權日”前夕,在南非人權委員會總部,黃孟復一行與該委員會領導成員親切會談。黃孟復重點介紹了中國人權事業的巨大進步,系統闡述中國的人權理念。馬拉吉、穆罕默德•阿米爾等委員頻頻點頭贊許,認同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人權的觀點,認為妥善解決人民的住房、教育、醫療和社會貧富差距問題,也是南非人權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

          “當前國際上某些國家盲目照搬外國的人權觀,導致政局不穩,秩序大亂,經濟蕭條,國家分崩離析,又如何保障人權?實踐證明,人權的實現必須依靠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治穩定和社會和諧。”在同南非工商界人士的交流中,黃孟復深入闡釋了人權與社會經濟、政治的關系。南非商業聯合會主席尼古拉烏,非國大經濟發展論壇召集人斯庫曼、斯瓦普等,普遍贊同黃理事長的觀點,希望中南兩國加強人權交流與合作,以經濟發展促進人權進步。

          瀕臨大西洋的納米比亞幅員遼闊,而地處內陸的首都溫得和克氣候干旱,雨水稀少。巧合的是,代表團抵達溫市的當晚天便降下喜雨,第二天又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天,降雨量竟超過年均總量的一半。這讓納方朋友欣喜不已,會見開始時都要說,這是中國朋友帶來的好運。

        黃孟復理事長與納米比亞總理根哥布會見時合影

          2012年底至今二度出任總理的根哥布,是納1990年獨立時的首任總理,也是納執政黨參加今年大選的總統候選人。得知代表團來訪,即將啟程來中國參加“博鰲論壇”并進行正式訪問的根哥布,在總理府親切會見了代表團一行。根哥布表示,中納是全天候朋友,在人權等許多問題上有著一致的看法,他期待中國給予納國更多人才和技術的支持。

          納司法部長烏托尼去年12月訪華時曾拜會了黃孟復,此次老朋友相見分外親切。作為納主管人權事務的政府部門,烏托尼率司法部主要官員與代表團進行了友好會談,并設宴歡迎,烏托尼和黃孟復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津巴布韋自然資源豐富,工農業基礎較好。但2008年后,受多方勢力影響,津出現選舉危機,導致社會動蕩和經濟崩潰。去年津成功舉行大選、穆加貝再次連任總統,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回歸正軌。通貨膨脹時期的巨額津元紙幣,已成為小商販向外國游客兜售的紀念品。

          在與津巴布韋人權委員會主席穆瓜迪會談時,黃孟復結合中國人權發展實踐生動的談到,發展中國家必須在維護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基礎上,穩步推進人權事業。如果脫離本國國情,盲目照搬他國模式,難免造成社會動蕩,人權就無從談起。黃孟復的觀點,獲津方人士廣泛共鳴,他們高度評價中國發展成就和人權主張,指出人權不僅是政治問題,更是經濟、社會、文化和特殊群體權利保護問題。

        傳承友誼 面向未來

         
          訪問歸來,一張張合影、一份份記錄,不時觸發我們的美好回憶。訪非期間那一幕幕動人場景依然歷歷在目。

        納米比亞開國總統努喬馬會見黃孟復理事長

          3月24日,溫得和克市郊,一所綠蔭掩映的鄉間農舍,是納米比亞首任總統努喬馬的寓所。為了表達對中國客人的友好,努喬馬總統在家中會見我們。這位已85歲高齡、總計訪華近20次的非洲老一代政治家,見到黃孟復一行到訪,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神采奕奕地回憶起上世紀60年代在中國軍事院校受訓時的美好時光,繪聲繪色地講述將毛澤東游擊戰思想靈活運用到納爭取民族獨立斗爭中的故事。兩小時撫今追昔、暢敘友誼的歡快時光,老總統言猶未盡,如果不是我們主動告別,他不知道還要和我們交談多久。離別時,老總統與大家合影留念,依依不舍。

          3月28日,津巴布韋眾議院,津眾議長穆登達發自肺腑地說:“中國才是我們真正可靠的朋友,無論是在上世紀我們爭取民族獨立的解放斗爭中,還是在前幾年我國發展面臨暫時困難時,都得到了中國的寶貴支持,津巴布韋政府和人民永遠感激中國人民。”

          非洲年輕一代對中國的美好情感,更令人欣喜:

        黃孟復理事長和津巴布韋兒童在一起

          3月19日,南非約翰內斯堡,代表團剛從種族隔離紀念館出來,正好遇到數百名列隊前來參觀的黑人兒童,見到我們,所有的孩子們不約而同地揮舉雙手,熱情奔放地向我們齊聲呼喚:“China! China!”。

          3月27日,代表團在我駐津大使林琳陪同下外出考察時,多位素不相識的當地人向我們伸出大拇指,興奮地喊道“Mr. Lin”。一位年輕的黑人朋友說,常在電視中見到林大使,知道他是津巴布韋人民的好朋友。

          3月28日,安徽外經公司為當地社區配套建設的兒童游樂場,正在嬉戲的孩子們見到代表團非常興奮,紛紛擁上前來與黃理事長合影,其情其景,十分感人。孩子們的燦爛笑容,讓我們對中非關系的未來充滿信心。

        釋放潛力 共同發展
          

          傳統印象中,非洲大陸上空似乎總籠罩著一層黯淡的陰云,荒涼、貧瘠、饑餓等詞匯附著其上。而親臨這塊五彩斑斕的熱土看到的文明、潛力與希望,才是我們最真實的感觸。

          讓我們倍感欣慰的是,在這塊總體上仍欠發達的大陸,人權與發展已成為非洲國家人民共同的美好追求。為全面統籌協調人權事業發展,南非和津巴布韋依據憲法成立了專門的國家人權委員會。為踐行各階層和各族群平等、融合的理念,委員會成員由議會從社會知名人士和專業人才中遴選、任命。如南非人權委員會委員馬拉吉,是在南國內廣受尊重的法律工作者,同時他又是一位黑人、盲人。為切實解決人權事業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南非、納米比亞正在努力研究縮小貧富差距問題,津巴布韋則在全力消除貧困。

          讓我們深受振奮的是,在這塊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已呈現出一派嶄新的氣象。環境優美、生態多樣、資源豐富、地域遼闊,是三國的共同特征。無論是南非在國際市場上舉足輕重的礦業、“黃金之城”約翰內斯堡、“最美城市”開普敦,還是納米比亞有著豐富海洋漁業資源、風光旖旎的沃爾維斯灣、古老神奇的紅沙漠,亦或津巴布韋獨特的煙草種植、富足的礦藏、蔚為壯觀的維多利亞大瀑布,都越來越多地吸引著世界各地投資者和游客的目光。

          讓我們滿懷憧憬的是,在這塊中國援建者曾付出無數辛勤汗水的大陸,互利合作正為中非關系發展注入新活力。在作為非洲大陸重要窗口的南非,華人華僑已超過30萬人,公共場合的中文指示牌不斷增多,體現著“中國進入非洲”的步伐不斷加快。在資源尚待開發的納米比亞,納領導人歡迎中國在納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在正努力實現發展新藍圖的津巴布韋,中資企業艱辛創業,積極回饋所在國家,受到當地居民的由衷歡迎。

          “對非援助和經貿合作要考慮非洲的實際需求,并和我對外工作大局及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等有機結合起來,支持我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赴非投資設廠,更多地開展技術援助,幫助非洲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也為我援非工作探出一條新路。”黃孟復理事長這些思路開闊的建議和主張,令人耳目一新,思緒頓開,對我們做好對非工作具有深刻的啟示。